您所在位置: 首页 > 阳光检务 > 正文
阳光检务

民乐检察情况反映(第9期)

时间:2024-05-22 11:07:31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民乐检察情况反映(第9期)

打好“党建+”组合拳 擦亮检察工作最红底色

 

近年来,民乐县人民检察院坚持将党建工作与检察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品牌创建为抓手、以检察履职为根本、以文化建设为引擎、以组织建设为基础,深入推动党务与业务齐抓、党建与队建并举、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共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助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学思践悟,着力打造政治型机关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政治学习制度,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党支部跟学、全院检察人员促学、各部门抓学、党员干部自学五学联动模式,形成传达学习、交流研讨、研究部署、推动落实、跟踪问效学习机制,引导干警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拧紧思想作风总开关结合开展主动创稳、铸忠诚警魂三抓三促行动,借助专题党课、理论宣讲、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开展专题学习、领导干部宣讲交流研讨,教育引导全体检察人员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政治能力,促进党建与业务同步学习、互融互通,用政治标准审视业务工作成效,用业务工作成效检验政治担当。积极开设流动党课,组织全院干警走进革命烈士陵园,观摩红色电影党课等,多载体砥砺党性修养,多形式丰富主题活动,在共同学习、互相交流中进一步武装头脑、更新司法理念。

二、聚焦服务大局,着力打造服务型机关

发挥党建统领作用,立足检察职能,全面加强刑事检察、民事行政检察和专项检察监督,明确职能定位、工作流程、监督重点,提高监督效果。统筹推动公益诉讼工作有效开展,力促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扎实推进“爱心甘肃、结对关爱”行动,通过“点对点”帮扶发放物资。全力推进生态及地灾搬迁,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包抓联系乡镇,配合镇村干部开展法律宣讲活动,帮助群众解答法律疑难问题,以实际成效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落实到检察办案全过程,严厉打击侵犯民企权益犯罪,走访联系各类企业,确保以优质的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持续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综合应用专项执法检查等手段,加大祁连山生态环境、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等方面的整治力度,全面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严格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涉检领域黑恶势力犯罪,主动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以法治之力服务保障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聚焦高效调研,着力打造实干型机关

紧紧围绕党中央和上级机关关于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和最新要求,坚持守正创新,围绕生态及地灾搬迁、安全生产、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社会治理等主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挖掘案件频发、高发的深层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推动行业、领域苗头性、倾向性、典型性问题有效整治,以“我管”促“都管”凝聚社会治理合力。积极回应新时代检察机关职能变化带来的能动履职需求,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基本价值追求,充分发挥参与、跟进、融入式检察监督优势,持续强化调研成果转化,扎实推动各类调研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以高质量调研指导办案实践。

四、聚焦“民本同行”,着力打造创新型机关

主动将党旗红·检察蓝·青山绿作为民乐检察新Logo、新理念,贯穿于检察工作各方面,体现在智慧检务建设各个点。始终将智慧检务建设作为打基础、利长远之事,为其他4项建设提供了强大支撑。探索开展各种各类新建设施设备操作应用培训,以提高设备设施使用率,提升检察人员信息化实务能力,助力法律监督工作。加强精细化管理,将公用场所管理职责分解到各部门,增强检察人员参与管理、自觉管理、有效管理意识。提升检察政务管理能力,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将基层检察院五项建设打造的硬基础,转化为助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软实力

五、聚焦以责筑廉,着力打造廉洁型机关

坚持党建与业务同时部署、同等要求、同步开展,从思想引领、素质提升、作风锤炼上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使党建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主心骨”和“领头雁”,推动党建与业务主体责任一体落实。健全完善“1+3N”联动工作模式,推行“办案+创新+治理+队建”履职清单,以“党员+办案组”模式压实党员干警干业务抓党建双重责任。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问题,聚焦“十个严禁”抓执行,持续净化机关政治生态,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检察铁军。严格落实“四责协同”体系,积极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监督,协同建立“四种形态”动态监督台账,主动接受监督。

党旗辉映检徽红,红心向党正气扬。新形势下,民乐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党的光荣传统和奉献精神融入检察工作,把司法为民做得更实、更深、更细,持续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期责任编辑:李萍  签发:李成海 


关闭

智能悬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