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数字检察赋能 驱动法律监督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民乐县人民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检察机关数字检察推进会议、调度会议精神,锚定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提质增效目标,持续在优化组织领导、转变工作理念、深化工作路径、实现应用实效上下功夫。
强化数字理念转变、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深刻认识数字检察是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始终把数字检察作为“一把手”工程,做到经常性研判、常态化推进、实质性提升。通过数字检察专题会议不断学习研究,推进数字检察工作,深入理解、精准把握上级院数字检察工作要求,引导全体检察干警数字检察理念由片面向全面转变。自全国大数据模型平台模型推广活动应用以来,通过“深化运用已有模型成效”和“拓宽新型模型创建应用”驱动数字检察提档升级,落实“检察长主抓、分管领导主责、数字办主推、业务部门主创主用”工作机制,确保应用不止步、成效每周有。
推动数据共享共通、夯实数字工作基础。强化部门联动,积极推进与其他相关部门业务协同、数据共享,加强与公、法、司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在线索挖掘、个案审查、类案分析、监督延伸等方面加强合作、凝聚共识。始终明确数字检察能力提升要以服务检察办案、检察管理、检察服务为目标,对“全国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现有模型,按条线、部门汇总梳理,建立模型应用“一本账”。不断强化检察官、办案人员对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的操作学习,充分发挥督促指导“增压器”和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在大数据监督模型建设和应用上,结合工作实际,重在应用最高检上架大数据监督模型,发挥全员“一盘棋”的模式,要求每个业务部门筛选并应用数字模型。今年以来,该院共应用模型15个,初筛监督线索578条,成案17件。
坚持创优工作导向,聚焦成果转化应用。进一步树立“数字赋能监督,监督促进治理”理念,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着力提升拓展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规模效应和价值效应,着力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推动解决生态文明建设、民生领域、社会管理的突出问题,着力促进执法司法突出问题、社会治理薄弱地带、公共利益保护缺位等难点、痛点的系统治理,推进法律监督办案由“办理”向“治理”转变。2024年1-9月份,本院通过数字模型监督发现线索,制发纠正审理违法意见书1份、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3份、制发检察建议12份。
下一步,民乐县人民检察院将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谋划数字检察工作,宣传已搭建模型,扩大模型应用范围,积极盘活内部数据资源,与其他各单位建立双向反馈机制,凝聚共识,深入挖掘案件线索,以数字检察持续赋能法律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